資遣費計算機如何使用才正確!老闆靠這招省下30萬罰單

一位科技公司老闆曾因資遣費計算錯誤,被裁處30萬元罰鍰,在學會正確使用官方資遣費計算機後,成功避免了類似的風險。在台灣的中小企業經營事業的過程中,資遣是常見但容易產生爭議的勞資議題。根據勞動部統計,高達26%的勞資爭議與資遣相關,其中不少企業因計算錯誤或是程序瑕疵,因此面臨高額罰款!接下來將深入剖析資遣費計算機的正確使用方法,幫助企業主與正在創意的您,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風險和財務損失。 🔰你需要勞資顧問淮辰的幫助嗎?立即預約諮詢 資遣費計算機有百百種,用政府的準沒錯 在我從事勞資顧問行業快要10年的經驗,網路上雖然有各式各樣的資遣費計算工具,但老闆務必選擇勞動部官方提供的資遣費計算機,這不僅關乎正確性。以下是選擇官方資遣費計算機的五大理由: 法規更新 :官方計算機會根據最新的《勞動基準法》修正案進行更新,確保計算結果符合現行法規。特別是《勞動基準法》第17條關於資遣費給付標準的變動,官方系統能夠立即反映。 計算標準統一 :官方計算機採用統一的計算標準,減少因解釋不同而產生的爭議。依據《勞工退休金條例》第12條規定,資遣費的計算標準與方式都有明確規範,官方系統嚴格遵循這些標準。 適用不同年資區間 :能正確處理新舊制年資的計算差異,特別是針對跨越2005年7月1日勞退新制前後的員工。根據《勞工退休金條例》第11條及《勞動基準法》第17條的過渡規定,新舊制資遣費計算方式截然不同: 舊制(94年7月1日前):每滿1年發給1個月平均工資 新制(94年7月1日後):每滿1年發給二分之一個月平均工資,最高以6個月為限 法律效力 :在我承辦超過700場的勞資爭議中,使用勞動部計算機的結果更具說服力,可作為有力的佐證。 避免罰鍰風險 :依據《勞動基準法》第79條規定,違反第17條資遣費規定者處新臺幣2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。使用官方計算機可大幅降低這類罰鍰風險。 ⚠️實務案例警示:一家中小型科技公司使用自行設計的Excel表格計算資遣費,結果漏算了特休未休的折算工資,依據《勞動基準法》第38條規定,未休完的特休應折算工資給付。該公司差點因此被處以15萬元罰鍰,幸好及時修正並採用官方資遣費計算機,才避免了處罰。 資遣費計算機輕鬆填!6步驟完成流程避免出錯 正確使用勞動部資遣費計算機,只需掌握以下6個步驟,即可輕鬆完成資遣費計算: 確認是否可以領資遣費...